一、活動背景:
剪紙是我國優秀的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傳承了中國深邃的傳統思想,古老文化,具有獨特的美術價值和人文價值。
為了能提高我校學生的全面發展,積極培養學生的剪紙興趣,鍛煉學生雙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學生的耐心和細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對剪紙這一民間藝術的認識和理解,了解民俗風情、熟悉生活;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
剪紙藝術不僅僅只屬于民間藝術,同時也是世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也更是當今中國藝術教育的組成部分。青少年作為文化的傳播和繼承者,傳承,創新和發展剪紙藝術是歷史賦予的責任和使命。在中學的美術教育體系中,進行剪紙藝術的推廣和學習也是培養中學生真善美價值取向的重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安排相應的剪紙藝術課程,不僅可以讓我們的美術教學層次更加豐富,同時還有利于加強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提高他們熱愛傳統文化,熱愛民族藝術的良好品質。
剪紙藝術是作為非物質文化在高校的普及,同學們通過剪紙的學習來了解剪紙的內涵、傳統文化形態、技藝和方法。剪紙學習我校老師通過“十樣法”進行教學。選取了陜北、山西、黃河流域、江南水鄉十個不同剪紙的紋樣類型。同時也銜接了民俗不同的文化內涵:婚俗、節日、枕頂花、日常生活等的訓練。我校剪紙藝術工作坊自建立以來,扎實開展剪紙的學習,定期由我校專業老師與學生們交流指導,學生們剪紙技藝迅速提升,特舉辦此次展演活動。
二、 活動目的:
了解剪紙文化,掌握剪紙的基本技法,讓剪紙藝術作品既可以表現出他濃厚的時代氣息,又能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色。所以我們在學校與青少年之間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不能僅僅局限在原有的圖形模式里繞圈圈,我們也應該讓剪紙藝術通過我們的手給后輩留下屬于們這個時代的印記。讓他們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內涵,這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和責任。充分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藝術特長;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
3.體現學生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提高同學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4.豐富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
5.充分展現國粹的藝術魅力,繼承和弘揚傳統國粹文化藝術。
三、活動主題:
“心隨手動”剪紙藝術
四、活動對象:
筠連縣中學全體學生
五、活動時間:
2018年4月7日
六、活動地點:
筠連縣中學學生活動中心
七、活動形式:
手工剪紙
八、活動過程:
(一)組織隊伍 制定方案
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確定負責人和只帶老師,組織隊伍建設,從組織上保證活動的實施。具體實施方案有美術教研組制定。
(二)宣傳動員組織實施
1、在學校政教和藝體衛科協調下,開始啟動“心隨手動”剪紙藝術的展演方案,由我校校長在升旗儀式上向全體師生發出號召,啟動“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剪紙藝術展演活動”,為宣傳繼承傳統文化剪紙藝術,豐富學校美術課堂的剪紙藝術營造濃厚的
氛圍。
(三)邀請美術專業老師對同學們做專業上的指導,傳承剪紙藝術讓學生得到前期的體驗性美術實踐。
(四)圍繞“心隨手動 剪紙藝術”這一主題展開,現場剪紙,自帶剪刀、手工紙、固體膠、鉛筆、橡皮等剪紙工具。
(五)、在我校美術專業老師帶領下,通過“十樣法”進行教學。選取了陜北、山西、黃河流域、江南水鄉十個不同剪紙的紋樣類型。同時也銜接了民俗不同的文化內涵:婚俗、節日、枕頂花、日常生活等的訓練,并創作剪紙藝術作品。
九、取得的成果
讓剪紙藝術走進校園,進入課堂,為此我們一直在進行以下嘗試:首先,由于學生群體身份和年齡的特殊性,要讓他們自身去研究學習,并且有所創新是非常困難的,因此良好的師資隊伍建設,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專業的指導就顯得非常重要,所以我們教師自身應該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同時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還必須擁有正確的文化推廣理念,因此在剪紙內容的選擇上也顯得尤其重要,傳統的剪紙藝術,其實只是由少數人掌握著,加上現如今社會形式的多樣性,剪紙的發展更應該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十、活動總結
近些年剪紙藝術再不斷引起我們學校老師和同學的重視,在我們老師和同學們的努力下,很多的同學參與到了剪紙的學習和創作中,設計制作出了很多優秀的剪紙作品。學校也在利用校園文化活動陸續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剪紙活動,積極地宣傳剪紙藝術,讓廣大師生群體積極地參與到剪紙文化的學習和傳播中來,讓我們的校園文化生活得到了更加豐富的發展。要讓剪紙藝術真正地在廣大青少年的成長中扎根發芽,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還有很多需要改進和學習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會努力探索,在其中積累經驗,揚長避短,在今后的剪紙藝術發展上面加入更多的當代元素,讓剪紙作品的表現形式更加的豐富,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地增加教學交流活動,活躍剪紙的體驗形式,讓剪紙藝術的傳播更加的具有延伸性與廣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