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高校專業培養和未來就業需要,一些專業對考生身體條件有相應要求。在高考前,每名考生參加了統一組織的體檢,其體檢結果生成《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體格檢查表》(以下簡稱體檢表)。體檢表怎么讀?如何避開體檢受限專業?為了防患在錄取時因體檢受限被心儀的大學、專業“拒之門外”,志愿填報時,請參考體檢表,要避開受限學校和專業。
不予錄取、不宜就讀要避開
由教育部、衛生部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是了解自己是否有受限情況的指導性文件。《指導意見》中詳細說明了因考生身體原因學校不予錄取的情況、不予錄取的專業和考生不宜就讀的專業。“學校可以不予錄取”是指因考生患有一些會影響求學和就業的重癥疾病,學校所有專業不予錄取;“學校不予錄取相關專業”表示考生患有某種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按專業培養目標完成學業,因此這些專業不予錄取;“不宜就讀相關專業”表示考生患有某種疾病或生理缺陷,能堅持專業學習,但對今后的就業可能造成影響,不適宜就讀的專業。
在志愿填報時,考生要根據自己的體檢結論,理性地回避《指導意見》中刊載的專業。如《指導意見》第二條第一點提到輕度色覺異常(俗稱色弱)不能錄取的專業:
以顏色波長作為嚴格技術標準的化學類、化工與制藥類、藥學類、生物科學類、公安技術類、地質學類各專業,醫學類各專業;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動物醫學、動物科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生態學、偵察學、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考古學、海洋科學、海洋技術、輪機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輕化工程、林產化工、農學、園藝、植物保護、茶學、林學、園林、蠶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水產養殖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材料化學、環境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學前教育、特殊教育、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運動人體科學、民族傳統體育各專業。
第三條第四點提到屈光不正(近視眼或遠視眼,下同)任何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讀:
海洋技術、海洋科學、測控技術與儀器、核工程與核技術、生物醫學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專科專業:與以上相同或相近專業。
所以,填報志愿時考生要揚長避短,不填或慎填受限的專業,避免以身體受限被高校擇優退檔。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在《指導意見》中有一項是“患有下列疾病不宜就讀的專業”,一些考生和家長以為其要求不如“不予錄取”那么嚴格,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填報了不宜就讀的專業,希望能被錄取。但在同等情況下,高校一般會優先錄取身體不受限的考生。所以,建議有不宜就讀專業受限的考生,不要有僥幸心理,選擇適合自己身體條件的專業,不僅是對高校負責,也是對自己對未來負責。
鏈接:http://gaokao.chsi.com.cn/gkxx/zcdh/200702/20070228/754576.html(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全文)
補充規定一樣不能忽視
考生在志愿填報時,除了對比《指導意見》中自己身體有無受限的專業外,還要留意高校對考生身體要求的補充規定。部分院校還會根據自身辦學要求,在學校當年《招生章程》中標明其他關于身體條件的補充規定。簡而言之,就是在《指導意見》的普適性之外,部分院校還有自己的“個性要求”。而這些“個性要求”一般會比《指導意見》中的要求分類更細。所以,考生除了要滿足了《指導意見》中的各項要求,還要注意因校而異的補充規定,以免受限而落選。
高校《招生章程》對考生身體的補充要求,一般集中于對考生視力、聽力、身高、左右手、肢體殘疾方面的要求。
比如一些醫學護理類專業對考生身高有所要求,有的學校由于工作性質需求,建議護理專業男生身高不低于1.65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醫學影像學建議男生身高不低于1.65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5米,法醫學建議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
口腔醫學專業一般對考生是否“左利手”有要求,有學校規定:“口腔醫學、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由于學習、就業的特殊性,建議習慣左手做事(俗稱左撇子)的考生不報考。”
另外,一些外國語言文學、師范類專業一般會對考生語言表達有要求,如有的學校就規定:凡有口吃、聽力障礙或其他生理缺欠和疾病等妨礙正常聽說者,不宜就讀外語類專業。
高校對于身體條件的補充說明,沒有較為統一的標準,即使是同樣對身高有要求,也可能要求不同,因而不要認為符合了A院校某專業的身體要求,就想當然地認為也符合B院校的同一專業。所以,建議考生在確定報考意向院校后,一定要仔細查閱學校2016年的《招生章程》,看看是否有身體要求,避免因體檢不合格而影響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