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教育局,臨港開發區社會事務局,市一中,市三中:
為了克服全市普通高中同質化傾向,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根據國家、四川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及宜賓市《關于貫徹落實<四川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結合宜賓實際,提出本指導意見。
一、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的基本原則
(一)因校制宜原則。推進普通高中學校特色化發展,必須從各學校實際出發,結合本校特點,確定特色發展方向。
(二)繼承創新原則。推進普通高中學校特色化發展,應以傳統的優勢特色為基礎,不斷將其做優做強。同時,根據時代變化和教育改革發展方向,不斷創新辦學理念,不斷總結辦學經驗,不斷探索辦學規律,勇于創新超越。
(三)課程支撐原則。推進普通高中學校特色化發展,必須有特色的課程體系作為基礎、載體和支撐。必須堅持課程資源特色化、課程選擇多樣化、課程實施校本化,對現有的同質化課程體系進行重新規劃設計,優化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開發校本課程,拓展課程領域,豐富課程資源,構建與辦學特色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四)促進提高原則。推進普通高中學校特色化發展,必須始終堅持把育人為本,提高質量,促進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和學校上檔升級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的基本目標
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的總體目標是:進一步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優化教育教學過程與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豐富課程資源,構建與辦學特色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提升校長和教師專業化水平,培養專家型校長和教師,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探索學校發展規律,提升辦學品質,擴大優質普通高中資源,創建一批星級(一星級至五星級,下同)特色普通高中。
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各階段目標是:2013年,啟動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項目;到2015年,30%以上的普通高中具有鮮明特色,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在川滇黔具有較強的吸納力和輻射力;到2019年,50%以上的普通高中辦學具有鮮明特色 。
三、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的工作任務
(一)探索特色內涵。
特色的本質是“獨特”和“優質”,是學校按照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學校發展規律,創辦適合學生成長發展需要的具有獨特性、選擇性、創新性、發展性的教育。其核心和載體是構建特色化并具有選擇性的課程,其本質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其途徑是培養目標、教育教學方式、課程資源、評價方式等特色化,其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辦學特色具有相對穩定性,同時又符合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各學校要努力探索,準確把握并不斷深化辦學特色內涵。
(二)確定學校辦學特色。
各普通高中學校要在遵循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的基本原則、明確本校特色化發展目標、準確把握特色化發展內涵的基礎上,科學確定本校辦學特色。
1.辦學體制特色化。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形成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公辦與民辦教育、國內與國際教育等相互融合的特色化辦學體制。
2.培養目標特色化。結合國家及國際社會對人才的標準和需求,重點加強學生行為習慣、公民素養、人格品質、理想信念、審美修養、人際溝通等方面培養;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通過設置、增加特色課程,舉辦特色班級,重點培養學生某些學科或某些領域的素養和技能,突顯學生的個性特長,形成科技、藝術、體育、外語、數理、生化、人文、信息技術等學科和領域的教育特色。
3.人才培養模式特色化。圍繞辦學理念及培養目標,整合、創新教育教學內容、教育教學方式、教育教學過程、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課程資源等,探索出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
(三)制定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各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區域內各普通高中特點,通過科學論證,做好本區域推進普通高中學校特色化發展整體規劃,制定本地區推進普通高中學校特色化發展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各普通高中制定本校特色化發展工作方案,市一中、市三中方案報市教育局審批,其他普通高中方案報縣(區)教育局(宜賓天立國際學校報臨港開發區社會事務局)審批,縣(區)所屬普通高中方案報市教育局備案。
要通過組織專題培訓、交流研討、現場觀摩等活動,提高校長和教師推進普通高中學校特色化發展的思想認識和工作能力。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總結、部署,要深入學校,加強工作調研和過程管理,定期征求學生、教師和家長的意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典型,推廣經驗,在探索實踐中不斷完善工作方案,確保普通高中教育科學健康發展。
四、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和管理。教育行政部門和普通高中學校要從推進教育改革、著眼未來發展、提升區域綜合辦學實力的高度,提高對推進普通高中學校特色化發展的認識,加強領導和管理,成立推進普通高中學校特色化發展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健全常規管理工作制度,加強工作調研、部門協調和工作督導,把握正確方向。
(二)建立評估考核機制。市教育局建立評估考核制度,開展市級評估活動,原則上每年評估1次,命名一批宜賓市星級特色普通高中。把特色建設工作納入對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年度目標考核。
(三)設立專項獎補資金。市教育局會同市財政局設立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專項獎補資金,通過以獎代補方式,獎勵被授予星級特色普通高中稱號的學校。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協調同級財政部門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普通高中學校特色建設。
(四)健全配套政策。根據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需要,調整普通高中招生政策,擴大特長生招生計劃,完善特長生考評辦法及錄取標準。修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評價與獎勵方案,增設辦學特色專項獎。建立健全自主招生培訓制度以及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電腦制作活動、學科奧林匹克競賽、重大國際體育比賽、全國性體育比賽等參賽制度。
(五)加強特色教師隊伍建設。采取特殊政策,采用直接引才、公開選才、柔性聘才等多種方式,加大特色教師引進力度。整合特色教師資源,建立特色教師合理流動與資源共享機制。增加特色教師培訓經費,創新培養方式,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社會專業團體的合作,努力建設一支滿足特色化發展需要的專兼職相結合的特色師資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