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聽到《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這首歌,年少時的畫面就會再一次浮現在眼前——三尺臺上,老師聲情并茂,妙語連珠,傳道受業解惑;講臺下,我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心向往之。課余,腦海里浮想聯翩,一顆小小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有朝一日,我也要成為三尺講臺上的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記得高三的時候,有一次在學校旁邊的理發店理發時,老板問我:“以后是不是準備當老師???”
“為什么呢?”我很詫異地問他。
“你有那種氣質!”老板的好一句“有那種氣質”,讓我對教師的職業多了一份自信與堅定!“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的不變情愫,讓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走上講臺前的我,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渴望通過自我的努力,成為一位名師,或者成為一名教育管理者。但工作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流逝,曾經的同學有的進了大企業,有的做了大老板,購了房,買了車,迎娶了白富美,他們早早達到了人生巔峰!而我,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拿著微薄的收入,看著重重的大山,我的白富美何在?我的人生巔峰幾時才能到來?原來豐滿的理想,在現實面前真的就如此骨感?
我似乎慢慢地變了:疲憊在瑣碎的日常工作里,埋沒在備課開會里,惱怒在學生的成績里,無望在升職加薪里,無奈在家長的質疑里,委屈在社會的譴責里。種種失意、困惑撲面而來!
我和像我一樣的同事迷惘了。那時我們見面說得最多的一個字就是——“累”!無數次我們自問:就這樣沉淪了嗎?就這樣放棄了嗎?就這樣丟盔棄甲了嗎?不!
你瞧瞧,有的人天天喊累死了,結果他一有時間就給學生輔導!你看看,有的人說不管了,什么也教不會,結果他連學生的家庭作業都一篇篇的批改著!而有的人,孩子生病了,還堅持上課,只有晚上回家才能看上兩眼。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發現,那堅持要輟學打工的孩子愛上了學習,那些沉迷網吧的孩子漸漸愛上了校園,那些紀律渙散的班級成了學校的先進集體!我恍然大悟,教育不是桃源,不是烏托邦,不是空洞的口號,不是羅曼蒂克,而是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用愛去澆灌,用心去呵護,用人格魅力去感染,激起孩子們情感的浪花,塑造學生們高尚的靈魂。在這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的日子里,我找到了教育的真諦,我尋回了教育的初心。
于是,面對學生,我們以身作則,以愛鑄就師魂。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權利,每一棵草都有泛綠的春天,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的理由。
于是,面對家長,我們積極溝通,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每一個希望匯聚成了國家和民族強大的力量。
于是,面對社會,我們永葆初心,堅守崗位。教育不是名利場,但教育是社會的凈土,三尺講臺是神圣的地方,強大的祖國需要我們編織一個強大的教育夢想。
領導們,來賓們: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而今,身為一名年輕的教育人,我深深地明白我的肩上擔子,那就是堅持立德樹人,培養能夠擔當中華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教育路漫漫,上下苦求索,無論前方有多少坎坷和挫折,我將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不忘教育初心,砥礪前行!
信息來源:唐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