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那一枚小小的胚胎完全附著在媽媽的子宮內膜那一刻,一種這世上最親密的關系由此誕生,我們將其稱之為“親子關系”。在此后的幾十年中,這種關系一直是羈絆我們最深的存在。
當母親感受到第一次胎動的時候,心仿佛是被一層暖暖的云朵包裹住,幸福地像置身于魔法世界之中。她將用長達十個月的時間,去見證一個小小生命的形成。這十個月的時光,母親忍受著各種痛苦,也經歷著人生最不苗條的美麗時光,但她們都沉浸在一種巨大的幸福之中,愛的光輝讓她們成為世界上最美麗的人。在此后的幾十年中,母親一直是我們的庇護所。“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愛讓母親變得無所不能。她們成為了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女強人,她們即可以穿著高十厘米的鞋,提著手提包去參加你的家長會,從她和老師的談話中,你還能知道她了解了你的每一科情況,為你的未來做了長遠且清晰的打算。同時她能在家長會后去市場挑到最好的排骨,最新鮮的蔬菜,讓你口齒生香。甚至于在你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外出工作時,家鄉的味道,愛的味道在記憶中仍是母親的那一碗紅燒排骨。
那么父親呢?作為男人,他們仿佛少了一些細膩,更多的是一份隨便的態度。網絡上一些母親父親帶孩子的對比圖讓人啼笑皆非,有人感嘆說:真是媽帶的孩子是個寶,爸帶的孩子是……是個玩具吧。
在這里,我不得不說一下,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愛這一觀點。這大概是封建時代的產物吧,那時的父親,不僅是孩子的父親,他的更大一部分是家族的管理者,所以,她對待子女的更多的是看待繼承者,大概,我們可以將其說作是一種有條件的愛吧。
但是,在現代社會,父親的角色發生了一些轉變,他們對待子女依舊嚴格,但也會選擇一種類似于朋友的相處方式。對待女兒――上輩子的小情人,許多父親甚至沒了原則,把女兒當做了小公主,自己甘愿去做騎士,閨女說什么就是什么。
再來談談孩子吧,初生之時,我們因離開母親而處于極大的恐懼之中,在此后十分漫長的一段時間中,我們的世界只有兩類東西,我需要的和我不需要的,這里依舊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將其稱為自戀階段吧。在這之后,我們逐漸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那是一種讓人安心的感覺,再之后,我們就應該學會去愛人了。
談到去愛別人,我們又不禁要回到父母與子女的相處方式,再說直接一些,是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愛子女,一直如是,但他們愛的方式不盡相同,我們就將其分為以下三類吧。
第一種,無限溺愛型。這樣的父母,他們總是希望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盡全力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不忍心打罵,但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容易盲目自大,不能承認任何挫折。
第二種,過度嚴厲型。下面我所說的這類父母,與上面那一類完全相反,可以說是兩種極端。他們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黃金條子出好人”,一言不合就開打是他們的作風,但是最終呢?孩子會以為父母不愛自己,會對自己產生質疑,從而變得怯手怯腳,過度自卑。
第三種,是我比較贊成的一類教育方式,暫且取個名叫“紅白相間”吧。這類父母的愛是一種理智的愛,他們既不過分溺愛孩子,也從不濫用打罵的方式,而是賞罰分明,既不壓抑孩子的天性,也不放縱孩子的脾氣。
總的來說,教會孩子如何去愛靠的不是說教,而是一種長期的家庭教育氛圍的熏陶。記得看過得一篇文章中提到,有些年輕媽媽對著五歲的寶寶“賣萌”:“寶寶啊,你看媽媽這么愛你,你長大了一定要愛媽媽啊。”我們不妨就把它當做一種有條件的愛吧――因為我愛你,所以你也要愛我。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話并不有利于孩子的成長,他會認為,原來愛是一場交易,而不是,因為我是我,所以你愛我;而我愛你也不是因為你是你,而是你愛我。
而相反,有的家庭并未對孩子說過你要去愛別人,卻出現了一個個給媽媽暖腳的小暖男,為爸爸捶背的小棉襖。他們愛人能力的形成是在一種家庭友愛團結的氛圍中自然而然產生的。
所以,一個孩子人格的形成,不只是靠父母的語言教育,而是在一個家庭的氛圍和父母的言行舉止中逐漸形成的。一個孩子,只有在感受到父母無私的愛和明白愛并不是放縱,生活中仍然有一條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之后,才能為一個靈魂健康且成熟的人。
最后,說一點題外話吧,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里面提到的一種愛,叫做愛到無力,什么是愛到無力,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樣的行為是愚蠢嗎?不是,而是一種深入骨子里的愛,史鐵生的《秋天的懷戀》看哭了眾人,因為他母親所給予他的愛便是一種愛到無力的愛;而作者的母親在自己癱瘓在床之時打電話給自己的弟弟,請他幫自己的女兒聯系裝修房子的師傅,說“我死了你不來都可以,但過來幫玲兒弄一下房子吧,她一個女娃子弄不過來。”這何嘗不是一種愛到無力。
在生活中,我們又何嘗沒有體會過這樣愛的滋味呢?父母傾其所有,也要為患兒治病,即使知道治療下去毫無希望治愈,但也要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對待遠行的兒女,父母無法說出“我愛你”三個字,只有將他們說不出的擔憂與牽掛裝滿你包裹的每一個角落。前段時間,春節期間的公益廣告“一個桶”讓眾人感同身受,笑稱“同一個世界,同一個桶”,其實是“同一個世界,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心”啊!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就是你不斷前行,而父母不斷老去,到你的背影告訴他們,不必追他們的背影告訴你們,在這個世界,你已孤身一人,所以說,愛從未消失,但也無法等候。
愛,其實沒有藝術,只有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