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指出,艱難困苦,玉汝于成。40年來,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改革開放40年來,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40年風雨同舟,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奮進,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人民日報,2018年12月19日)
2018年,我們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的滄桑巨變,40年的風雨歷程,40年翻天覆地,40年碩果累累。現在社會和諧,城鄉一體,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凸顯出社會的發展與文明。作為祖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也是受益者,感受真實,情意真切,體會深刻。
1978年,隨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經濟開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購物用糧票、油票、肉票、布票、火柴票等,即使有錢也未必能買到(更何況本身也沒有錢)。進入80年代中后期,市場經濟的氛圍逐漸盛行,商店里的商品逐漸豐盛,購物使用鈔票。現在,大大小小商場、超市的普及,線上線下商店的層見錯出,更由于手機、通訊、互聯網的普及,購物更加便捷,物流更加快速!
童年時,玩具自己做:高蹺、滑輪、鐵環、手推車、木槍、大刀;游戲自編自演:抓壞蛋,攻城、擠爆腰、跳圈、撿石子、斗雞、扇紙盒、吹戰將等等。衣服是“大哥穿、二哥換、三哥四哥補補看,顏色都一樣,樣式不會變。”少年時,小人書、連環畫逐漸出現于我們的視野,再后來被鐳射錄像和裝幀精美的漫畫小說所取代;慢慢地,一分錢一顆的糖果消失了、兩分錢一包的瓜子消失了、五分錢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種味道的雪糕、零食占據饑渴眼球,現在是肯德基、麥當勞和各式奶茶、西點;兩毛錢一張的電影票沒有了、黑白電視已經換成了彩電,里面播放的已經不僅僅是《霍元甲》《陳真》,也不只有《再向虎山行》《血凝》《渴望》等,有了新聞聯播,后來還有了動物世界、科幻片,到現在是各個領域的專用頻道,各類大型活動、晚會現場直播。
40年來,改革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展開,逐步深化。對外開放的大門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循序打開,全方位推進。40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后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巨變。改革開放40年,在黨的領導下,我們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趨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體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今天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中國經濟也實現了由后進趕超轉為全面走向國際現代化的新時代,正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