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兩處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
——肖伯納
死,只需一時的勇氣;生,卻要一世的膽識。所以不甘庸常的你我,要珍惜生命,好好活著。不僅要活長久,還要活得充實。
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生命可貴的道理。有的學生因為一時考差,因為被老師家長批評,因為與同學之間產生矛盾,就產生了厭世輕生的念頭。過矣!謬矣!惑也!
我們在遇到坎坷時,不應耽于抱怨,而應對生命葆有希望、向往和憧憬,讓生命走出暗影。我們應該把每一個黎明看作是生命的開始,有勇氣走過黎明前的黑暗,迎接曙光。
你看,世間萬物都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小草萌發時破出泥土的頑強,生長時不畏風霜的不屈是對生命的熱愛;螞蟻在烈火中抱作一團,滾出火場也是為求生。
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人。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張海迪五歲時因為患病而截肢落下終生殘疾,珍惜生命的她,也學習同齡人所有的課程,另外還從事文學創作《生命的追求》。《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被重印了四次。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對社會有益的心態,在中國青年報發表了《是顆流星就把光留向世間》而聲名大燥,被譽為“八十年代新雷鋒”。
雙耳失聰的貝多芬用一根細木棍,借以感受鋼琴的振動完成了作曲,成為了音樂家。
左腿殘疾的華羅庚頑強自習,學習了數學系全部的課程及英、法、德文,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
被輪椅禁錮的霍金,說話、寫字也要依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忙的他,卻在天文物理學上作出一個個偉大的研究。
……
他們身殘尚且志堅,更何況身體健全的我們。且把那些困難、挫折看作生命對我們的考驗、歷練吧,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那些考驗、歷練必將成為我們成長的財富。
但近年來,抑郁癥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不少青年人存在輕生的念頭。有的人因為成績的失意、父母的訓斥、一時的孤獨選擇死亡。他們有勇氣選擇死亡,卻沒有勇氣選擇繼續生活。
人的一生難免遇到挫折,但只要相信冬天從這里奪取的,新春會交還給你;黑夜把你遮蓋掉的,星空會讓你重現;命運從你那偷走的,苦海這頭已將它渡回。
倘若昨天以遺憾作結,今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沒有什么坎是過不去的,只要腳步永不停歇行走,那我們就能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一直走下去。
指導教師 張瓊